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保康县接壤,西与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北倚房县、竹山。相传上古的神农氏在此搭架上山采药而得名,神农架完好保存洪荒时代风光,以“野人”的发现最为著名。 神农架包括神农顶国家自然保护区、燕天景区、香溪源旅游区和玉泉河旅游区四大景区,是中国内陆唯一保存完好的一片绿洲,拥有在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区系成分古老且珍稀。冷杉、岩柏、梭罗、珙桐等遮天蔽日;金丝猴、白熊、苏门羚、大鲵以及白鹤、金雕等出没草丛林间。 这里风景绝妙。神农顶雄踞“华中第一峰”,风景垭名跻“神农第一景”;红坪峡谷、关门河峡谷、夹道河峡谷、野马河峡谷雄伟壮观;阴峪河、沿渡河、香溪河、大九湖风光绮丽;万燕栖息的燕子洞、时冷时热的冷热洞、盛夏冰封的冰洞、一天三潮的潮水洞、雷响出鱼的钱鱼洞令人叫绝;泉飞瀑、云海佛光皆为大观。 这里还有古老的传说和古朴的民风民俗,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中国内地的高山原始生态文化圈。
神农氏尝草采药的传说、“野人”之谜、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川鄂古盐道、土家婚俗、山乡情韵都具有令人神往的诱惑力。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物种丰富。森林复盖率达98%。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箭竹和高山草甸等多种植被类型,是欧亚大陆从亚热带到寒温带主要植被类型的缩影。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内有高等维管束植物3216种,有野生兽类、鸟类、鱼类和两栖类动物493种,有昆虫4143种。其中,金丝猴、金雕等73种动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259种。
神农顶风景区
神农顶景区位于神农架西南部,是以自然保护区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为核心,以三峡双神线为依托,以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特色,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自然生态旅游区,同时又是国家林业部门建设的一个示范性生态景观区。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景区面积105.7万亩,内有海拔3000米以上的六座山峰共同构成了华中屋脊,成为长江和汉水境内的分水岭,起着保护环境、净化空气、水土保持等重要作用,其植物垂直特征明显,它的主要景点:小龙潭、金猴岭、神农谷、板壁岩、了望塔、太子垭等。
大龙潭金丝猴保护与研究基地
大龙潭海拔2300米,是神农架金丝猴自然栖息地之一。大龙潭金丝猴保护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4月15日,2007年1月28日被湖北省科技厅批准为湖北省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对金丝猴进行长期监测,掌握其种群的变化趋势,为有效保护金丝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地成立后,在多年研究金丝猴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个数量最少(105只)、结构合理(由8个家庭和1个全雄单元组成的小种群)的群体进行长期跟踪研究。
国家森林公园
2009年,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在“中国最美旅游胜地排行榜”投票评选中跻身“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公园”。主要由天燕景区、天门垭景区、红坪景区三部分组成。
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
湖北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神农架林区中南部,面积约1700km2。2005年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批准,2008年5月授牌。神农架地质公园具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上前寒武系地层,地质构造完整,地层出露齐全,构造证据明显,既保存着燕山造山运动的痕迹,又显露着喜马拉雅运动的强烈影响;既保存着寒武纪、奥陶纪的化石群,又显露着喀期特地形和冰川地貌。神农架特定的地质背景、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融众多地质、地貌景观于一体。完整的前寒武系、典型的断穹构造、第四纪冰川遗迹、2000米以上的剥夷面、高山湿地草甸,峡谷、河流、瀑布、暗河、泉水、石林、溶洞等等,构成神农架独特的地质奇观。
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自西向东分为六个景区:大九湖景区以发育冰川地貌和高山草甸为特色;板桥景区以侵蚀构造地貌为主;神农顶景区展示了壮丽的山岳地貌和典型的地质剖面;天燕景区峡谷与岩溶地貌发育;香溪源景区以峡谷、河源景观为特色;老君山景区发育断裂构造与水体景观。
炎帝神农文化园
炎帝神农文化园位于木鱼镇南部209国道旁,是集中展示神农始祖业绩与功德,并集珍稀古老自然孑遗树种及科研为一体的突出寻根祭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四周群峰争奇,纳群山之灵气,容百川之秀丽。2002年通过国家质量ISO9001和ISO 14000体系认证,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区有特色地分为四个部分:古老植物园、千年杉王、神农祭坛、购物长廊。祭坛内神农塑像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双目微闭,似乎在洞察世间万物。它以大地为身躯,头像高21米,象征中华民族在21世纪蒸蒸日上,宽35米,与它的高加起来共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祭坛外围的五色石代表着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内方外圆,即有天圆地方之意。祭坛的两侧用八组壁画记录着远古神农氏的功德,即降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葛、陶石木具、原始农耕、日中为市、穿井灌溉。八组壁画以艺术的手法叙述了神农氏的丰功伟业,表达了子孙们的无限追恋。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保康县接壤,西与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北倚房县、竹山。相传上古的神农氏在此搭架上山采药而得名,神农架完好保存洪荒时代风光,以“野人”的发现最为著名。 神农架包括神农顶国家自然保护区、燕天景区、香溪源旅游区和玉泉河旅游区四大景区,是中国内陆唯一保存完好的一片绿洲,拥有在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区系成分古老且珍稀。冷杉、岩柏、梭罗、珙桐等遮天蔽日;金丝猴、白熊、苏门羚、大鲵以及白鹤、金雕等出没草丛林间。 这里风景绝妙。神农顶雄踞“华中第一峰”,风景垭名跻“神农第一景”;红坪峡谷、关门河峡谷、夹道河峡谷、野马河峡谷雄伟壮观;阴峪河、沿渡河、香溪河、大九湖风光绮丽;万燕栖息的燕子洞、时冷时热的冷热洞、盛夏冰封的冰洞、一天三潮的潮水洞、雷响出鱼的钱鱼洞令人叫绝;泉飞瀑、云海佛光皆为大观。 这里还有古老的传说和古朴的民风民俗,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中国内地的高山原始生态文化圈。
神农氏尝草采药的传说、“野人”之谜、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川鄂古盐道、土家婚俗、山乡情韵都具有令人神往的诱惑力。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物种丰富。森林复盖率达98%。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箭竹和高山草甸等多种植被类型,是欧亚大陆从亚热带到寒温带主要植被类型的缩影。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内有高等维管束植物3216种,有野生兽类、鸟类、鱼类和两栖类动物493种,有昆虫4143种。其中,金丝猴、金雕等73种动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259种。
神农顶风景区
神农顶景区位于神农架西南部,是以自然保护区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为核心,以三峡双神线为依托,以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特色,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自然生态旅游区,同时又是国家林业部门建设的一个示范性生态景观区。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景区面积105.7万亩,内有海拔3000米以上的六座山峰共同构成了华中屋脊,成为长江和汉水境内的分水岭,起着保护环境、净化空气、水土保持等重要作用,其植物垂直特征明显,它的主要景点:小龙潭、金猴岭、神农谷、板壁岩、了望塔、太子垭等。
大龙潭金丝猴保护与研究基地
大龙潭海拔2300米,是神农架金丝猴自然栖息地之一。大龙潭金丝猴保护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4月15日,2007年1月28日被湖北省科技厅批准为湖北省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对金丝猴进行长期监测,掌握其种群的变化趋势,为有效保护金丝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地成立后,在多年研究金丝猴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个数量最少(105只)、结构合理(由8个家庭和1个全雄单元组成的小种群)的群体进行长期跟踪研究。
国家森林公园
2009年,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在“中国最美旅游胜地排行榜”投票评选中跻身“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公园”。主要由天燕景区、天门垭景区、红坪景区三部分组成。
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
湖北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神农架林区中南部,面积约1700km2。2005年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批准,2008年5月授牌。神农架地质公园具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上前寒武系地层,地质构造完整,地层出露齐全,构造证据明显,既保存着燕山造山运动的痕迹,又显露着喜马拉雅运动的强烈影响;既保存着寒武纪、奥陶纪的化石群,又显露着喀期特地形和冰川地貌。神农架特定的地质背景、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融众多地质、地貌景观于一体。完整的前寒武系、典型的断穹构造、第四纪冰川遗迹、2000米以上的剥夷面、高山湿地草甸,峡谷、河流、瀑布、暗河、泉水、石林、溶洞等等,构成神农架独特的地质奇观。
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自西向东分为六个景区:大九湖景区以发育冰川地貌和高山草甸为特色;板桥景区以侵蚀构造地貌为主;神农顶景区展示了壮丽的山岳地貌和典型的地质剖面;天燕景区峡谷与岩溶地貌发育;香溪源景区以峡谷、河源景观为特色;老君山景区发育断裂构造与水体景观。
炎帝神农文化园
炎帝神农文化园位于木鱼镇南部209国道旁,是集中展示神农始祖业绩与功德,并集珍稀古老自然孑遗树种及科研为一体的突出寻根祭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四周群峰争奇,纳群山之灵气,容百川之秀丽。2002年通过国家质量ISO9001和ISO 14000体系认证,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区有特色地分为四个部分:古老植物园、千年杉王、神农祭坛、购物长廊。祭坛内神农塑像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双目微闭,似乎在洞察世间万物。它以大地为身躯,头像高21米,象征中华民族在21世纪蒸蒸日上,宽35米,与它的高加起来共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祭坛外围的五色石代表着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内方外圆,即有天圆地方之意。祭坛的两侧用八组壁画记录着远古神农氏的功德,即降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葛、陶石木具、原始农耕、日中为市、穿井灌溉。八组壁画以艺术的手法叙述了神农氏的丰功伟业,表达了子孙们的无限追恋。
【五一自驾C线】:5月1-3日-自驾竹山官渡武陵峡+大九湖+神农架自驾3日游
【五一E线】:5月2特价39元/人